杏子小说网提供无删节靖难天下全文供网友全文免费阅读
杏子小说网
杏子小说网 现代文学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热门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仙侠小说 网游小说 侦探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伦理小说 竞技小说 经典名著 科幻小说 诗歌散文 武侠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完结小说
好看的小说 白领玩具 冷感护士 破邪少女 灌篮高手 狌卻狂龙 少妇岁月 圣母降临 猎艳创世 夫凄故事 一生为奴 艳遇编年 猎妇陷阱
杏子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靖难天下  作者:屋顶骑兵 书号:6361  时间:2014/9/7  字数:3417 
上一章   ‮ )1(争之本根 章九十二第‬    下一章 ( → )
 “泰山大人,本该把儿、烨儿带来,只是母妃把他们留在了宫里。”朱植恭敬地对郭英道。

  郭英脸膛红润,中气十足:“呵呵,不打紧,韩妃娘娘自然十分疼爱孩子了,在宫里老夫自然放心。”

  朱植从怀中掏出两封书信道:“这是秀儿和建直的家书,请泰山大人过目。”

  郭英拿过书信并不看,轻轻地放在桌子上,道:“铭儿这两年跟着殿下,这小子有长进吗?”

  朱植道:“建直办事沉稳,为人谦逊,的确是个好帮手。”

  郭英道:“殿下,正因为铭儿和您有着这样一层关系,才应该严加管束,不能让这孩子放任自。”

  朱植道:“这个本王自然省得,只是建直做事的确让人放心,而且身上也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气。”

  郭英点点头,示意一旁服侍的人都下去。见左右无人,他凑上身子对朱植道:“高巍是燕王的人,从现在局势看,殿下应该无恙。”

  朱植心里并不惊讶,早有思想准备朱棣看来是下定决心搞倒自己。朱植道:“不知朝中风向又如何?”

  郭英道:“皇上那边以老夫之间自然还是信任殿下的,最不明了的是皇太孙的立场,前,太孙以病拒见殿下,似乎做出了一个姿态,疏远殿下。”

  朱植无奈道:“难道他也要落井下石了?”

  郭英道:“殿下莫着急,以老夫看来。如今对太孙最大的威胁地依然是燕王。太子给太孙安排的人不可能劝谏太孙对殿下下手。这个时候更应该保住殿下,所以老夫以为,燕王用事越急,殿下越没有事。”

  朱植道:“那太孙那种做法又如何解释?连勉仁都看不透。着实让人着急。”

  郭英道:“且宽心,前入宫,殿下虽遭皇上训斥,但只打雷不下雨。一没下狱,二没夺爵,说明皇上仍没有想拿下殿下的意思。却不知殿下有何安排。”

  朱植道:“能有什么安排,这是在京城里,我有意疏远杨大人,练大人他们,也没有跟他们取得联系。”

  郭英道:“杨大人跟老夫还有些情,老夫秘密派人去找杨大人拿个主意,到时候回报殿下。。只是朝中有人助力,殿下也要有所表示。不知道这次殿下准备了什么厚礼?”

  朱值道:“泰山大人,这次可能要委屈儿和烨儿了,我准备把他们俩留在宫里。让母妃教他们读书写字。另外这次我还带来十艘战舰准备作为寿礼敬献给父皇。”

  郭英点点头道:“如此安排甚好,儿、烨儿放在京城。殿下请放心,老夫拼着性命也会保护两个外孙周全。”

  刑部尚书杨靖的眉头拧成一股绳,他正奉命进宫参加关于高巍弹劾辽王奏章地庭议。他猜不出圣意如何。皇太孙又不知道为什么摆出一副不理睬的样子,难道他真的放任辽王被整倒吗?不行,不能让辽王倒了,这是惟一掣肘燕王的人,就算黄子澄无动于衷,自己也要在金殿之上力挽狂澜。

  官轿突然停了下来,前头传来一阵熙攘。轿旁有随从道:“大人,前方有民拦轿叫冤。”

  “小民,辽东商人赵正雄…辽东商人李大椿特来自首。”两名衣着朴实地大汉跪在地上,得板直,为首一人双手将一张纸举过头顶。

  杨靖心中一凛,辽东两个字格外显眼,杨靖是什么样的人,马上意识到眼前两人的重要。杨靖问道:“汝等二人自首什么?”

  赵正雄道:“回大人,我们二人瞒着官府与北元鞑子做买卖,如今想来实在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祖宗,于是就来京城自首。”

  杨靖连忙拿过二人的纸张迅速浏览完,原来是一份自述状。他把状子到怀中,吩咐手下,将此二人收押刑部牢房。朱植命运的庭议正在进行中。

  兵部尚书茹侃侃而道:“免除农税?简直是祸国殃民的言,臣理解的殿下所谓免除农税,就是以兴商业为立国基础。但这样必然以放纵商人们唯利是图为代价,才能达到免农税的目的,商人凡事必先言利,而民从商则易争,祸之始也。故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所以皇上定下大明以农为本的国策,就是以农之质朴以定国之根本。纵然商者可以利富国,终非长久之计。二世三世则。”

  对于朱植地口诛笔伐已经不仅仅限于简单的罪名争论上,焦点已经转移到关于重商的争论上来。以茹为首地保守派对朱植进行了全面进攻,如果说这些人存在燕王一的可能地话,那么连刘三吾也跳出来就实在让人看不懂了。

  刘三吾道:“古人云,金银珠玉,饥不能食,渴不能饮,不如谷物丝麻。如开兴商之风,民间必重利轻义,此乃取祸之道也。重农抑商乃长久之计,农税也是将百姓固定在土地之上,否则连农税都不征,天下万民则没有了忌惮,到时候朝廷如何能管束之?望皇上三思。”

  这就有些不好办了,在朱植内心最深层的地方,何曾不懂得这个道理,明朝的既得利益集团都是植在农村地大地主集团,他们从农田获得利润,也构成了帝国最基本的结构。

  这个结构最下层是亿万农民,上面是自耕农,再向上是小地主,再到大地主。这个结构之所以稳定,是结合了儒家君君臣臣的礼法基础,从而形成了异常稳固的结构。

  朱植意识到,在一个朝代建立之初,这样的结构尚未巩固,也许在这个时候改变它才是最好的时机。只是眼前这关又该如何过呢?

  朱元璋哪里料到朱植的思绪已经飞到九霄云外,只道他无言以对。茹又道:“现在辽东地多人少,自然不会感觉到多少问题。然一旦商人势力强大了,他们自然求政,政,大秦有吕不韦,正是以商而的先例。现在商人们在辽王殿下支持下竟然敢与北元鞑子通商,正是无法无天之状。如此祸患不得不除。”

  御史胡广又道:“我朝立国以来,威甲海内,四夷臣服,蒙古来朝。依臣之见,对外派良将严守四境,对内广修仁德,自可不战而曲人之兵。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倭寇掠我海岸,图我财货。不正是因为辽东重商轻农,如今辽东穷兵黩武,以暴制暴,长此以往如何行我天朝王道。”说完商业,火力又转移到辽东兵事上。

  武定侯郭英出列道:“陛下,臣尝在辽东行走,边地之险非庙堂之上可以感受。自洪武十五年辽东回归我朝疆域,无一无烽烟,北有女真,东有高丽,西有北元,海上还有倭寇之。四面受敌,岌岌可危。如不修兵甲,造战船,如何能令四夷拜服。

  辽王殿下就藩四年,北平女真,东降高丽,西拒北元,平倭患,无一不是殿下经略之功,所凭着乃武备而非仁德。

  我郭英是个大老,自幼从龙起兵,只知道只有一手麦穗一手刀剑,对方才会恭敬地献上麦穗。昔日大宋何尝不是行尧舜之道,可是最终如何?鞑子跟咱们汉人讲仁德吗?”郭英这么一说,班中武将无不哂笑。

  今文官们火力虽然猛烈,但在朱植看来并没有触及问题核心,所以他心里仍然十分轻松,正盘算着该如何回应。文官班内又有一人闪出,此人身材瘦小,但面如冠玉,三缕长须显得格外潇洒,不是别人正是御史解缙,解缙可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

  史称“缙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里达。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他还以自己的才智左右过太子的废立。永乐皇帝喜欢小儿子朱高煦,行废立之事问于解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说的是宣宗朱瞻基,当时朱瞻基年少英伟深得朱棣喜爱。于是朱棣便彻底断了易储之心。

  解缙道:“依臣之见,郭老侯爷所言甚是,胡大人所讲亦不无道理。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兴商者,必与民争利,动摇国之根本,正如是。辽王殿下其意也在富国,只是路走得不对,如果因为富国而动摇了国之根本,却不知道这样的国富了又要资于何人?

  至于兵事,不可否认边之上兵凶战危,然自皇上登基三十年,玉宇澄清天下归心,正是与民休息之时,再重兵事非久安之道。而且如果兴兵事还要以兴商业为代价,那更加舍本逐末。此二者皆亡国之道也。”

  果然是一代名相,语语中的,句句诛心。朱植甚至起了收服之心,这样的人材佐了燕王实在是可惜了。  WwW.XzIxs.cOm 
上一章   靖难天下   下一章 ( → )
《靖难天下最新章节》是完结小说《靖难天下》中的免费章节,杏子小说网提供无删节《靖难天下》全文供网友全文免费阅读。